奧巴馬稱美國打算成為未來100年內的世界領袖,興奮的西點軍校畢業學員拋帽子歡慶供圖/IC
  導讀: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28日在西點軍校2014年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以較大篇幅為自己“非軍事”特色的外交政策辯護,回應美國國內以及盟友對他在諸多事務上不夠強硬的批評聲。
  一些政治分析師認為,奧巴馬講話只是將白宮先前的瑣碎表態“糅”成一篇幾乎沒有新意的外交政策展望,不僅沒有平息國內外的質疑,而且所作美國打算成為未來100年內的世界領導者的承諾恐怕“言過其實”。
  就世界領導者角色闡述四點要素
  面對西點軍校大約1000名畢業生,奧巴馬一如既往地談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應該承擔的所謂“領導”角色。“美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國家。這就是我的底線:美國必須永遠(處於)領導地位,”奧巴馬說,“不只是保障我們的和平與繁榮,還包括將這種和平與繁榮傳播到全球各地。”
  就這一“領導”角色,奧巴馬闡述四點要素。第一,在美國核心利益受損或民眾生命受到威脅時動用武力;第二,轉變反恐戰略,與恐怖組織尋求立足的國家展開更有效合作;第三,繼續通過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聯合國等機構維護和強化國際秩序;第四,繼續在全球推銷所謂“民主”和“人權”。
  反駁外界對其“軟弱”的指責
  奧巴馬在演講中刻意突出“非軍事”特色的“領導”角色,被外界解讀為針對外界指責他“軟弱”的反駁。
  近年來,奧巴馬的一些外交決策在國內和盟友圈引起質疑。比如,他為敘利亞化學武器問題劃定“紅線”,卻在認定“紅線”被逾越後沒能“履約”採取軍事行動;他在烏克蘭危機中針對俄羅斯出招總是以“呼籲”和“警告”回應,最多採取尚沒有取得顯著效果的製裁措施,這一姿態被外界視為美國的“示弱”。
  對此,奧巴馬解釋,美國在面臨核心利益受威脅時會動武,但在應對一些全球關註、卻不直接威脅美國的危機時,“軍事行動的門檻必須更高”。在世界舞臺擔當領導角色並不意味著美國必須在每一件國際事務中扮演唯一角色或主要角色,而應該動員盟友和伙伴採取集體行動,通過外交、製裁、訴諸國際法或多邊軍事行動等廣泛渠道來達到目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我們犯下代價最高的錯誤不是源自我們的剋制,而是源自我們匆忙實施軍事行動的想法,卻沒有認真考慮過後果,”奧巴馬說,“僅僅因為我們有最好的鎚子,並不意味著每個問題都是(需要去對付的)釘子。”
  同時,奧巴馬還羅列了他保持剋制所取得的“成果”。比如,他雖然沒有下令對敘利亞動武,但這種威脅已經促成敘利亞與國際社會達成銷毀化武的協議;美國與伊朗的核對話正取得進展,雙方有“非常實際的可能”達成十年來首份突破性協議;儘管面臨俄羅斯威脅,烏克蘭總統選舉的獲勝者仍然是立場親歐美的企業家。“這就是美國的領導力,這就是美國的力量。”奧巴馬說。
  沒有提及“亞太再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次闡述餘下兩年多任期外交重點的演講中,奧巴馬沒有一個字提及被視作他外交重點的“亞太再平衡”戰略。
  美聯社報道,或許是將主要精力集中於回應批評聲,奧巴馬從更宏觀角度闡述美國在國際事務中承擔的角色,從而沒有提及“亞太再平衡”。從現實角度講,敘利亞衝突、伊拉克暴力形勢、美伊核對話、巴以和平進程以及烏克蘭危機,都從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奧巴馬政府對亞洲戰略的關註度。
  這與他2011年11月在澳大利亞的另一次外交政策主旨演講形成鮮明對比。那次演講中,奧巴馬高調闡述美國的亞太戰略,稱在21世紀的亞太地區,“美國正全面參與進來”。
  不過,奧巴馬還是對亞洲事務略有提及,或許給美國的亞洲地區盟友帶來些許寬慰。他說,地區爭端如果最終影響到美國盟友,“不管是烏克蘭還是南中國海,或者世界其他地方”,可能會招致美國的軍事行動。
  奧巴馬也承認,國會參議院至今沒有批准旨在定義各國對海洋資源使用的權利和義務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美國因此無法致力於幫助解決亞洲地區海上爭端。
  不少批評者未被說服
  美國《華盛頓郵報》報道,奧巴馬及其助理先前已經零碎闡述過這次演講中的不少觀點和主張,如今只是將這些內容“糅”成一篇連貫的外交政策展望。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國家安全事務分析師彼得·伯根認為,奧巴馬在這次演講中所闡述的外交政策理念可以簡要歸納為:將美國使用武力的前提條件約束至保護美國核心利益;儘量保持理性,抵禦這個國家可能因被激怒而動用武力的誘惑,避免伊拉克戰爭那樣因盲目動武而招致的沉重代價。
  對於奧巴馬“非軍事”選項的辯解,不少批評者顯然沒有被說服。
  “現在有一種普遍擔憂,在奧巴馬領導下,美國正處於撤退模式,”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成員、共和黨人馬克·索恩伯里說,“這個總統即使有演講天賦,也改變不了他在軍事上軟弱以及在世界上失信的現實。”
  共和黨參議員約翰·麥凱恩認為,奧巴馬故意將批評者描述成“好戰分子”,來擺脫他外交政策給外界留下的軟弱印象。“不幸的是,總統先生扮演兩種極端觀點之間的理性角色,暗示他政策的唯一替代方案就是在全球各地單邊使用武力,”麥凱恩說,“事實上,沒有人這麼認為,這樣暗示的做法並不誠實。”
  位於華盛頓的美利堅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戈登·亞當斯認為,奧巴馬所說的話言過其實,已經超出美國力所能及。
  “我們(美國)應該是不少問題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要讓我們相信我們能通過武力或者善意解決這些問題,只是一個神話,我們再也沒有這樣的能力了,”亞當斯說,“這不是美國的衰退,而是全球系統本身的再平衡。” 文/徐超(新華社特稿)
  美媒體揭短
  奧巴馬政府五大外交頭疼事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於奧巴馬在西點軍校2014年畢業典禮上發表外交政策演講前刊文,列舉奧巴馬政府在外交領域無法迴避的五大頭疼事。
  俄羅斯:新冷戰“不實際”
  CNN評述,自從烏克蘭爆發政治危機、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聯邦後,俄美關係緊張迅速成為奧巴馬政府主要的外交危機。美方如何處理與俄關係已經開始考驗奧巴馬政府的勇氣以及美國與歐洲盟友的緊密程度。
  烏克蘭危機導致西方陣營與俄羅斯嚴重對立,觸發外界對“冷戰”卷土重來的憂慮。西方對俄羅斯施以多輪製裁,並且取消了6月在俄羅斯索契舉行八國集團峰會的計劃,以七國集團峰會取而代之。
  美國政府官員聲稱,俄羅斯經濟正在經歷由製裁帶來的痛苦。但就在本月,俄羅斯與中國達成天然氣合作協議。《華爾街日報》分析,俄中天然氣協議的意義已超出商業價值。
  另外,俄羅斯在應對其他國際問題時也有自己的“籌碼”。現階段,在解決敘利亞化武銷毀、伊朗核問題談判以及朝鮮半島核問題方面,奧巴馬政府都需要俄方配合。CNN因此總結,在當今社會,冷戰思維“不實際”。
  敘利亞:幾大願望未實現
  敘利亞危機2011年3月爆發後,敘反對派一直尋求美國支持。只是,美國以擔心武器落入極端分子手中為由,不願向敘反對派提供軍事支持,僅同意提供非致命性的援助。
  介入敘利亞危機後,美方的幾大願望非但未能實現,現實情況反而似乎朝反方向發展。
  現階段,敘利亞反對派勢力較弱且不抱團,極端武裝卻趁亂髮展。
  敘利亞持續3年多的衝突中,反對派的主要訴求之一是讓總統巴沙爾下臺,而奧巴馬政府也曾談及想要打破巴沙爾的“算盤”。而如今,巴沙爾依然掌控大權,且將參加定於6月的總統選舉。
  一年多來,美國希望推動敘政府和反對派代表通過和平談判方式化解危機,而好不容易舉行的敘利亞問題第二輪日內瓦會談今年2月中旬無果而終。
  伊朗:老問題懸而未決
  多年來,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一直尋求就解決伊朗核計劃達成協議。而這份協議有望於7月20日產生。
  按照去年11月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在瑞士日內瓦達成的臨時協議,自今年1月20日起至7月20日,伊朗暫停部分敏感核項目,西方則部分放鬆對伊朗的製裁。
  CNN分析,現階段,仍有幾大障礙擺在談判雙方面前,例如今後將如何處置伊朗阿拉克重水反應堆以及福爾多核設施,以及伊朗是否應該擁有為醫療和研究目的提煉低純度濃縮鈾的權利。涉及這些議題時,伊朗方面恐怕不會讓步。
  除核問題,伊朗發展彈道導彈也引發美方擔憂。
  反恐:新威脅愈發嚴重
  儘管2011年美軍特種部隊在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鎮展開突襲並擊斃“基地”組織頭目拉登,但根據美國國務院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基地”分支機構近年來愈發猖狂。
  報告說,“基地”也門分支“持續對美國構成最嚴重威脅”,敘利亞內戰為一些與“基地”存在關聯的武裝組織發展壯大提供了溫床,西非和北非的宗教極端組織近期也愈發頻繁地發動恐怖行動。
  亞洲:“重返亞洲”無暇顧及
  CNN評述,糾纏於敘利亞和烏克蘭危機迫使奧巴馬政府無法實現其先前制定的“重返亞洲”外交方針。
  按這家媒體的說法,奧巴馬今年4月的亞洲行並未取得預期效果。奧巴馬抵日訪問前,外界認為兩國將藉著這一契機打破《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停滯僵局,孰料奧巴馬卻“空手而歸”。
  另外,對於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兩大盟友日本和韓國,雙方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CNN認為,這些因素都分散了奧巴馬政府的註意力,使得美方無法集中精力應對來自朝鮮的威脅。 文/杜鵑(新華社特稿)
  外交部回應
  中國曾做世界老大 有興衰教訓
  5月29日,外交部發言人秦剛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問:“第一,美國總統奧巴馬28日發表演講,特別談到美國將會繼續擔任世界的領導者,大概是一百年的樣子。中方對此有什麼看法?第二,奧巴馬還表示將拿出50億美元設立反恐伙伴基金。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秦剛回答稱:“看來當世界老大的感覺不錯。中國在歷史上也曾經做過世界老大,並且還不只一百年。中國在歷史上有過興衰的經驗和教訓。我們今天牢記兩千多年前中國的一部史書《左傳》中所說的:‘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這麼多年來,中國的中學課本里也一直收錄了中國漢代賈誼所寫的一篇政論文章,這部歷史鴻篇巨制叫《過秦論》。這篇文章告訴後人的是,兩千多年前,當時盛極一時的秦國為什麼這麼快就滅亡了。我記得其中讓人刻骨銘心的一句話就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今天,我們在不斷告誡自己,要順應和平、發展、合作的歷史潮流,不斷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國家的和平發展,長治久安。對於反恐問題,中國的立場是一貫的。恐怖主義是世界各國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應該加強合作,合力打擊,在反恐問題上尤其不能搞雙重標準。”
  據外交部  (原標題:奧巴馬自辯“柔弱”外交難平質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v98zvcd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